明代成化手绘青花鱼藻纹薄胎碗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瓷器。
鱼藻纹是中国古代典型的瓷器纹饰,鱼纹多是顺向追逐游动,鱼谐音“余”,鱼水相融,寓意富足吉祥。成化时期的青花瓷器,外壁以青花绘鲭鱼、鲌鱼、鲤鱼、鳜鱼,取“清白”谐音,间以荷花及水藻,寓意“清白廉洁”。
成化时期的青花所用青料以国产“平等青”取代了从西亚进口的“苏麻离青”,青花趋于柔和淡雅,清新脱俗。成化孔雀绿釉青花是明代景德镇窑新创烧的品种,俗称“法翠”,又称翡翠釉,此种釉色烧成后呈翠绿色调,色泽宛如孔雀的羽毛。
成化时期的瓷器以其胎质细腻纯白,白釉莹润如脂,彩色柔和,笔法流利,造型轻灵秀美,表里精致如一而著称。成化官窑瓷器,如鱼藻纹盘,用青料绘制鱼藻纹饰,通体遍施孔雀绿釉,入窑再次焙烧,呈现出馥郁的黑蓝色,翡翠色的湖水中,鱼类与水生植物产生了一种神奇的立体感。
明代成化手绘青花鱼藻纹薄胎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,而且因其存世稀少,成为了收藏界的珍品。